作者:周郢
日期:2016年6月2日 来源:汉中日报
汉中古道,不仅载誉中国史册,而且亦深为外国学者所瞩目,在他们的文史著作中,屡屡留下了关于汉中古道的记载。笔者在读书中发现了罗马尼亚学者米斯列库有关汉中古道的记叙,故撰此小文简作介绍。
米斯列库(1636—1708)生于罗马尼亚,其在俄国任职时,曾被委任为出使清国使节,并于1676年(康熙十五年)进京觐见了康熙皇帝。《中国漫记》便是米氏在清朝间撰写的一部记述中国历史地理的著作。其书考察细致、材料丰富,被后人誉为“中国古老文明的一幅才华卓绝的壁画”。
在《漫记》第二十八章《陕西省其它六大城市》中,载有关于“汉中府”的一段文字。全文录于下:
陕西省第三大城市叫汉中府(Hanhung),位于两条河的汇合处,其中一条叫汉水。虽然四周有崇山峻岭环抱,但土地十分肥沃,到处精耕细作。这里山区盛产蜂蜜,也有麝香、硫化汞,野兽中有鹿、山羊,长得都很肥壮,熊也很多,中国人把熊掌视为最珍贵的佳肴。
这个府下属十六个小城镇,全部位于山区。汉中府人口密集,守卫坚固,由于四面环山,林木茂盛。城里有五座雄伟的寺庙。其中一座尤为金碧辉煌,是一位大臣捐建的。他还修筑了从首府西安到本城的公路,穿山越岭,盘桓险峻,如果绕山而行,要走约两千里路,而翻越山岭,则只有八十里的路程。据说,这位大臣在此不远的地方曾带兵同敌人打仗,敌军绕山而逃,他为了追上敌军,逢山劈山,逢水搭桥,沿途山峰壁立,仅见一线天。就这样,他终于赶上了敌军。这条道路修的十分宽畅,能容四匹马并驾齐驱。栈道既高且险,为便路人安全,桥两边装有扶手,并填土垫稳,以消行人之惊惧。今天,中国人仍十分注意保护这条道路,经常维修,路边建起了村庄和客栈,这样的工程实为其它帝国所罕见。所以,中国人为这位大臣修了庙宇,永志纪念。有座山上雕有一尊绝世佳人像。有一座山名叫“布国”,山上的红土犹如丹铅,中国人用这里的土炮制一种药,名“疼阻”,能清热解毒。这种药欧洲医生尚不知道,附近有两条河流经过,一条叫“东汉水”,另一条叫“西汉水。”
米斯列库对汉中府的地理、形势、特产、古迹、水系以及交通都作了详细载录,虽然米氏并未亲至汉中,所记间有传闻失实之处,但其中提供的一些记叙和论断,仍是研究汉中古道的有用资料。
其一,对汉中栈道作了高度评价。米氏笔下“从首府西安到本城的公路”,当即指的是连云栈道。连云道是褒斜道的变种,北口在宝鸡,南口在汉中褒谷。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陕西巡抚贾汉复曾对此道进行大规模整修,连云道遂成为有清一代的入蜀干道。米斯列库称“这样的工程实为其它帝国所罕见”,高度评价了这条栈道在世界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诚可谓慧眼独具。米氏这一论述,应是历史上外国学人较早关于汉中栈道的评说。
其二,米斯列库记录的汉中府及其道路的情况中,不乏重要资料,有的可以补汉籍缺漏,有的则可与汉文史籍相互印证。如所记“有一座山上雕有一尊绝世佳人像”,这一古迹,便未见于方志载录。据陈显远先生研究,米氏所谓“绝世佳人像”应是指连云栈上的观音扁造像——雕观世音,康熙陕抚贾汉复治道时所置。米氏为研究这一古迹提供了有用资料。又如记汉中的“公路”是一位大臣在作战中辟的,按兴修汉中栈道用于军事行动,历史上曾有数次。米氏研究指那一次战役,虽目前尚难于指实,但可为这一问题的研讨提供参考。再如称“(汉中)府属下十六个小城镇”,考米氏来华之时,汉中府下辖宁羌州及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凤县、沔县、褒城、略阳诸县,又辖兴安一州(今安康地区),州下领县有六,为汉阴、石泉、洵阳、白河、平利、紫阳,合计共十六州县。米氏的记述极为准确,可印证汉文史料,其它如所记栈道的设置和保护、汉中的五大庙宇、物产的名称,也都颇有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