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汉源文化 > 正文
汉水汉中 源·流
国重新夺回了这个地方,设立了汉中郡,汉中由此得名,并且历史地位越来越重要。
    (三)
   《史记》,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历史典籍,它记载了自三皇五帝直到西汉的3000多年历史。这部巨著中,有160多处提及汉中。这表明了汉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沿着汉江游走在汉中盆地,仿佛穿越历史的长廊。公元前206年,刘邦受封汉王,驻守汉中。在这里,刘邦广罗人才,厉兵秣马,最终反败为胜,奠定了西汉王朝的基业。
    汉帝国在国力强盛之际,大力兴修水利,开拓道路。到东汉中期,以汉中盆地为中心,北有陈仓道、傥骆道、褒斜道、子午道直抵关中平原,南有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通达巴蜀。南北的陆路通道,与东西贯通的汉江水道如同经纬线,交织在汉中盆地,深刻影响着中华大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格局。
    千百年时光荏苒,汉水、汉中风云际会。这里,曾维系着唐帝国的安危,曾书写了宋人抗金的诗篇。粮、铁、茶、马、丝绸流通天下;汉、羌、回、苗各民族共生共融,相得益彰。千百年来,汉中被誉为“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
    (四)
    历史,如奔流的汉江,时而浪花飞溅,闪耀出动人的传奇;时而曲折迂回,似在诉说悠长往事。这其间,最为雄浑的诗篇,是黎民百姓创造史、奋斗史。它续写着禹王治水后数千年,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智慧、艰辛和梦想。
    历史上,秦巴山地、汉江流域,并非是风调雨顺之地。
    李平(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水利专家):汉中所在的秦岭、巴山地区,地处我国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条件复杂。在这里,降水是很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一是冬春季节旱,夏秋季节涝;二是各个年份,降水也不均衡。所以翻阅汉中历朝历代的水文记录可看到,旱灾和水涝灾害比较频繁。
    如何抵挡水、旱的无情,化不利为有利?在汉中纵横交织的江河之上,先人们操起简陋的工具,开始与自然相抗争。
    褒河,源自秦岭南麓,在汉中市以西注入汉江。褒河落差大,水量多,水势汹涌,在古代,它对汉中盆地的人们构成威胁。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修筑褒河水库过程中,人们在河口处,发现了古老的堰址。
    现场纪实:我们所走的是现代的河堰,古代的河堰就位于下面。
    史料记载,褒河水利工程始于秦末汉初,相传为萧何、曹参主持修建。筑成的堰坝,横亘于200米宽的河口。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山河堰。山河堰让奔流的褒河流速减缓。水位提高后,人们在一旁修渠,让驯服的水流,浇灌下游的大片良田。
    记者:能够想象,水流那么湍急,当时也没有现代化机械,人们怎么筑这道堤坝呀?
    李平:古代修堰,工程难度非常大。首先,人们要制作成高数米的巨大的槎。这是古代先民的一大发明,是将圆木用绳索绑成的,从力学角度,槎的受水面积小,支撑稳定,不容易被水冲走。
    接下来,人们在两岸拉上结实的绳索。攀着绳索,人们用船将槎从河两岸逐一地运抵河中。而为了进一步保证槎的稳定性,需在槎上垒上石头加固。
    李平:这正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制作截流的竹笼。
    竹笼一般长2、3米,人们在竹笼中装上少量石块,将它放置在槎的一侧后,继续用石块填充,增强其稳定性。当第一批竹笼安放完成后,人们再在上面堆放更多的竹笼。层层堆叠的竹笼,最终在河中央构成一道横贯的堰坝。
    李平:此后千百年,山河堰始终在不断的加固、修建和完善。历朝历代,山河堰为汉中的农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山河堰,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此后,更多优秀的水利工程相继出现。它们如同一个个历史的坐标,连缀起千百年来,汉中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奋斗历程。而先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不断地感召着今天的建设者。2012年,飞跨汉江南北的汉中市龙岗大桥落成。这座总长1022米的江桥,设计理念先进,工艺超群,造型美观,它与下游的桥闸工程相映成辉,成为汉中市一江两岸的重要生命线,靓丽的风景线。
    杨建武(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龙岗大桥的设计,将现代化的桥梁设计理念,与汉中悠久的文化历史相结合。江桥的南侧,连接龙岗寺古人类遗址,桥的北侧,是现代化的汉中城。我们的三座桥塔,南北两座,是跳跃龙门的鲤鱼的造型;中间一座是龙门的造型。鲤鱼跃龙门的造型,既体现了汉中对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又表达了当今汉中人追求超越的信心和力量。
    现代化进程,让古老的汉江不断焕发生机。
    作为时代的召唤,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更是为汉中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千年名城汉中,与汉江相生相伴,唇齿相依;如今,汉江清流带着386万汉中儿女的深情厚谊,经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源源不断地流向京津、华北。汉江,将汉中这片热土,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紧紧维系。
    为确保一江清水造福北方亿万民众,多年来,汉中市有效实施了汉江综合整治和流域内污染防治工程,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王蓬:史书上讲,“江河淮汉”,也就是把汉江与黄河、长江、淮河并称为华夏大地的四条大江大河。汉江,这也是养育386万汉中人民的一条母亲河。在南水北调(建设)当中,汉中关停并转了300家左右的厂矿企业,目的就是把一江清水送往中国北方,送往共和国的首都北京。想到首都人民能够喝上汉中清清的汉江水,我作为一个汉中人,也深感自豪。
    汉江,源自秦岭巴山,流淌出无尽的生机。这道自然的源、流,承载着汉中历史的流变,汉中人精神的流变。滔滔汉江,曾见证了祖先的荣光;如今,汉江清流,正律动着时代的脉搏,以开放的胸怀拥抱明天的辉煌。汉江,不仅是汉中人的母亲河,更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的一条跳动的血脉。
                         (第一集完)

上一页  [1] [2] 

上一篇:《诗经》中的嘉鱼就出产于汉中
下一篇:呵护这片山水

汉中市委宣传部 | 陕西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011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