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7.21 来源:汉中日报
(一)
(地名:汉中市洋县金家河)
1981年5月23日,这是一个被科学界载入史册的日子。这天,在这个田园般的地方,一道红色的光影,从鸟类专家刘荫增头上划过——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绝迹多年的珍禽朱鹮终于现身了,中国科学家终于可以骄傲地向世界宣布: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朱鹮的国家。不久后,又有极其珍贵的动物现身。1985年的一天,佛坪县农民吕国友在秦岭的山中,邂逅了一只棕色与白色相间的患病大熊猫。随即,人们对其展开救助,并为它起名叫丹丹。丹丹是人类发现的第一只棕色大熊猫。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与此同时,珍奇的植物,也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
留坝县,位于汉中盆地北部。这里的山中,屹立着多棵树龄在2000岁以上的古银杏树。最大的这棵,树高超过26米,胸径达4.4米。经专业人士测定,它的树龄竟高达4000岁,被人誉为“秦岭银杏王”。
而距此不远的张良庙中,这棵貌不惊人的树,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身价。
它是中国特有的树种——庙台槭。庙台槭只生长在秦岭南坡,非常珍贵。
秦巴山地,汉江之滨,珍贵的动植物品种不胜枚举。而新近发现的奇异自然景观更是吸引各界的瞩目。
(南郑县黎坪)2008年5月的一天,几位山民在途经一处坍塌的崖壁时,意外发现了土层下出露的奇特岩石。岩石呈红色,表面布满手掌大小的鳞片状纹理,酷似远古巨型生物的化石。
相关机构随之展开了大规模发掘,蔚为壮观的景象出现了。(音乐)方圆数千平方米的区域内,火红的岩体错落纠结,宛若一条巨龙蓄势待发。更令人称奇的是,岩体表面遍布奇特的“龙鳞”,这让“巨龙”更加栩栩如生。
黎坪发现了“中华龙鳞石”的消息迅速传开。
郭威(长安大学教授):我第一次来到中华龙山,见到龙鳞石景观,就感觉非常震撼。这种地质景观在全国也是十分罕见的。
罕见的奇观,令人叹为观止;珍稀的物种,让人目不暇接。这片苍莽的群山,这万千岁月川流不息的汉江,为何能孕育、汇集如此之多的神奇景物?这些珍贵的自然遗存,与这片山川大地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因缘呢?《汉水汉中》摄制组开始踏上考察之旅。
(二)
摄制组探访的头一站,便是中华龙鳞石所在的南郑县。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巴山腹地。春深时节,山中处处林木苍翠、鸟语花香。然而,突兀的峰峦、嶙峋的峭壁、密匝的岩石层理,却在诉说着亿万年岁月中,地球经历过的沧桑岁月。
中华龙鳞石景区位于山谷中。在松海林涛的掩映下,火红的龙鳞石层层叠叠,仪态万方。大自然用了何等的造化,将它们塑造得如此独特而神妙呢?
郭威:看,这是一个完整的角石化石,是角石化石的一个纵截面。将近40厘米长,它是生活在距今四、五亿年前的一种海洋生物。它反映出来,这一片的这个龙鳞石的母岩,是当时在海底下形成的,是一种海洋环境。那反过来也就是说,这个龙鳞石的形成,距今也四亿多年了。
专家告诉我们,龙鳞石的分布区远不止眼前这一处,在周边区域还有大量埋藏。
就在不远处的一个洞穴中,摄制组见到更为神奇的一幕。
记者:你看这个地方更像龙鳞了。郭威:对,是是。你看它这里面的岩石纹路,比我们在外面看得更漂亮,栩栩如生,你看这个纹路的排列。这个岩石,它里面含有铁质,所以它呈红色的,反映了当时整个的沉积环境。
郭威:看,这边都是。记者:一直到顶了。郭威:对,全是。非常非常像龙鳞。近年来,科学工作者通过考察和研究,对龙鳞石的成因形成了初步的判断。
原来,两亿多年前,大规模的造山运动,使古海洋的海床沉积物不断抬升,隆起成山。之后,自然界的降水开始不断侵蚀山体,将岩层中的泥质成分搬运、堆积到山谷当中,由此形成了中华龙鳞石的母体——红色的泥质岩层。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质地软、易受侵蚀的泥岩历经风雨得以保存至今呢?
郭威:我们知道,秦巴山区是地质构造活动非常强烈的地区。这一套龙鳞石在形成以后,这个地区经过强烈的地质变动。
专家推想,在一场重大地质活动发生后,龙鳞石岩层的上方,曾被新的岩层覆盖,这就如同给龙鳞石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
郭威:随着漫长的地质演化,上面这一层厚厚的覆盖物,被风化剥蚀殆尽,才使龙鳞石得以显现,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非常漂亮的一个景观。
龙鳞石景观的身世,折射出巴山地区历经的漫长地质演变,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即便到目前,龙鳞石还有不少谜题有待破解。最让研究者感兴趣的,是这密密麻麻的“龙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原来,正常情况下,岩石表面自然纹理的形成,或是受地质力影响,或是受外界环境冷热干湿的影响。由此形成的纹理,往往是纵横交错、缺乏规律性。而龙鳞石却并不是这样。
郭威:我们看这一块岩石,它的这个纹理的形状大小,岩石的纹路、曲线非常优美。
不仅如此,专家进一步发现,龙鳞石的纹理不止浮于表层,更是深达岩体内部。
采访:看,这块石头,这是当地老百姓说的“脑石”。然后看它形成的这种纹路,非常像人的大脑的那种花纹。这块石头,它是从山体上崩塌下来的。这块岩石我们到后面可以看到,仍然存在着这种岩石的纹路。你看,我们从侧面看,它的纹路也是存在的。然后我们在背面看,它这纹路还是存在。这也应该算是一个未解之谜吧。
近年发现的龙鳞石景观,为科学家探寻秦巴山地复杂的地理演变,增添了新的课题。这片古老的山川大地,不仅保存了地球亿万年的自然密码,还护佑了无数生灵的进化繁衍。在它们的身上,更加浓缩着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和魅力。
(三)
初冬的第一场雪,让秦岭连绵的群山披上银装。霜天之下,万籁俱寂。
然而山林当中却并不寂寥。刚刚换上厚厚的绒毛,秦岭的金丝猴们丝毫不在意冬天的霜雪。初生不久的幼猴们,面对这第一场雪,更是兴奋不已。
梁启慧是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工程师。每年的这个时候,他都会进山巡视。
梁启慧(佛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工程师):这小猴子们是最讨人喜欢的。我如果拍照片,我是最喜欢抓拍小猴子。它老是不停地跳动。
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多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秦岭金丝猴处在整个种群分布区域的最北端。
梁启慧:金丝猴分黔金丝猴、滇金丝猴,但秦岭金丝猴最好看,它的毛发更金黄,是名副其实的金丝猴。
梁启慧告诉我们,此时大家所处的区域,是秦岭珍稀动植物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被誉为秦岭四宝的金丝猴、大熊猫、羚牛、朱鹮,大量集中在此地及周边。令人备感欣喜的是,保护区内正在养育着一只棕色大熊猫——七仔。
与金丝猴相比,大熊猫更喜欢这冰天雪地的冬日时光。这天,七仔身披棕白相间的绒厚衣,悠闲惬意,憨态可掬。
据了解,30多年来,人类共发现过五只棕色的大熊猫,发现地全都位于秦岭中部,七仔是目前存活的唯一一只棕色大熊猫。而对棕色大熊猫的奇特身世,研究界目前尚在论证当中。
望着七仔怡然自得的神情,我们更加挂念野生环境下的大熊猫。在这寒冷的冬季,它们的状况又会怎样呢?
一场大雪,让秦岭的群山更为苍莽雄浑。
然而肃穆的霜天下,溪水并未冻结,竹林依旧茂盛。
梁启慧:这里竹林资源特别特别丰富,另外就是这个地方临近河谷,熊猫喝水的话比较方便。竹林也比较茂密,它既便于隐藏,食物也特别充足。所以说是它最理想的栖息地。
行进间,梁启慧突然停下了脚步。梁启慧:这是吃过的食痕,这是牙齿的牙痕。新咬的,这个感觉应该是昨天前天吃过的。
梁启慧:这是粪便,这个至少是昨天的。如果是今天的,它就不可能结冰。这个应该有两天了。
(行进)记者:你看这个足迹。梁启慧:这个脚趾很清楚了。种种迹象表明,目标距此不远了。梁启慧:每一个人,走一条小沟。挨个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