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色循环大战略 谱写环境保护新篇章
——汉中撤地设市20年环境保护发展成就
来源:陕西传媒网 2016年07月26日17:01
陕西传媒网讯(郭弛 魏丹)汉中撤地建市二十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环境保护事业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主动融入赶超发展大局,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这二十年,汉中环境保护事业经历了起步、开拓、发展和提升四个阶段,在艰辛探索、改革创新中开启了环保工作崭新局面,在苦干实干、顽强拼搏中坚守了汉中生态环境底线,在服务大局、赢得支持中开拓了加快发展环境空间。
环境监管水平大幅提升
伴随着汉中撤地建市的脚步,1997年6月,汉中市环境保护局正式成立,2001年成为市政府组成部门,2004年8月,实行市以下垂直管理体制,全市11个县区环保部门均独立分设,环境监察、监测机构和环境规划、宣教信息、危废辐射机构逐步健全,人员机构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能力不断增强。二十年来,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对重点污染源实现网络化监管,环境管理体系化、法制化和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加强环境项目建设管理,全市新上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执行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实施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重点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了12369环保投拆接处机制,持续深入开展环保大检查和专项行动,累计实施行政处罚 800余起,查处环境问题5000余起,有力的震慑和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一批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力解决。36家国、省控重点污染源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在线监测安装率100%、数据传输有效率94.74%,居全省前列。全市建成大气自动监测站10个,出境水质自动监测站3个。建成1个市级、6个县级环境监控平台并投运,实现了城市大气和重点流域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编制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强化103家重点环境风险源及尾矿库应急管理,成功处置突发环境事故近百起。
工业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二十年来,始终把工业污染防治作为确保天蓝水碧的重中之重,坚持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工业污染防治成效突出。全市累计投入工业污染治理资金18亿元,完成工业企业废气、废水治理工程420个,关停污染严重企业252家,淘汰落后工艺生产线386条,国、省控重点污染源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5%以上,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全面消除了劣五类水质及酸雨。大力推广循环生产、清洁生产,建立了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管理台帐,实施减排工程项目486个,严格“一票否决”和考核问责。连年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减排工作连续五年获得省上考核加分和通报表彰。
生态宜居城市特色彰显
二十年来,把绿色循环、生态宜居作为抓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宜居城市特色得到彰显。持续在市中心城区和10个县城区开展整治锅炉烟尘、餐饮油烟污染的“洁净工程”和噪声污染整治的“安静工程”,消除城市大气、噪声污染源点3000余个。十二五期间,全面启动了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实施“四大工程”,全面推进污染治理“四大战役”。大力实施治污降霾六项措施,全市600余套燃煤烧烤炉具更换为无烟烧烤,156家规模以上餐饮企业完成了油烟治理,拆改燃煤锅炉677台,关停中心城区煤炭销售企业、场所65家,超额12.5倍完成省上下达的拆改任务,超额1.66倍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拆改任务;全市167座加油站(点、库)和33辆油罐车实施了油气回收改造;划定黄标车限行区域,实行环保绿标和禁鸣管制措施,城区扬尘和各类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市中心城区和10个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已全部建成投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9%、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危险废物处置率100%,医疗废物处置率达到97%以上。国家环保部对全国655个城市的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汉中市连续3年取得全省前茅、陕南第一的佳绩。
自然生态保护成果丰硕
二十年来,立足于守护好我市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取得了丰硕成果。编制了汉中市《生态功能区划》和《城市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加强秦岭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1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2279.5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37%。划定了15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并实施严格保护。启动了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建设规划通过省级、国家级专家评审,27项指标21项已达标,达标率78%。全市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生态镇村分别为4个、64个和215个,创建绿色单位近700个,市、县、镇、村四级生态联创网络初步形成。全市实行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部分县区实现了24小时在线视频监控,全市禁烧率达到95%以上,秸秆禁烧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升。4个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连续三年顺利通过省上考核,11个县区570个村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市探索的循环产业污染治理模式和农村分类整治模式在全省推广。
保障发展作用日益凸显
二十年来,既严守生态功能红线、环境安全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又持续优化服务、大力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5000余个新、扩、改建设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总投资约千亿元;否决了一批选址不当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创新改进环评管理,主动服务重点项目,对一批民生、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支持汉中机场、西成客专、阳安铁路二线等重点项目通过中省环保审批,累计争取中省环保专项资金近百亿元,服务发展、保障发展的效应日益凸显。
全市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二十年来,在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全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良好,部分区域明显改善。汉江、嘉陵江出境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全市15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湖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无重大环境污染源。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城区环境空气指标浓度总体符合国家二级标准,自然降尘符合省控标准;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超额完成省考指标任务。环境噪声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放射源安全受控,辖区内未发生较大环境污染事件,全市环境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