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促发展 倾力帮困奔小康
——市人大机关包扶宁强县舒家坝村工作侧记
来源:汉中日报 日期:2016.4.19通讯员:谢宏斌
步入宁强县舒家坝镇舒家坝村,宽阔整洁的村道两侧,一排排新修的居民安置楼错落有致,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往农家庭院……2014年以来,市人大机关作为舒家坝村的对口帮扶单位,认真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组织机关领导、干部到舒家坝村连心攀亲,结对帮扶,用真心、解难题、扶真贫,赢得了基层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精准结对扶真贫
“这一户,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高中,以前搞过养鸡场;对面山腰那户,大儿子上大学,小儿子有病,全家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一说起各个贫困户的情况,市人大驻村干部景斌如数家珍。他驻村以后,经常走村串户,很快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及所有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经常与村干部、老党员吃住在一起,促膝谈心,详细了解全村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工作进度、发展思路等情况,经常听取他们对本村的发展意见,共谋出路。
市人大机关扶贫工作组组长梁长劲说:“对每一名贫困人口,我们都要亲自登门、见面,按照贫困户识别标准和识别程序,认真填写上报相关报表资料,做到扶贫精准到户到人”。目前,市人大机关29名干部与舒家坝村47户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先后6次深入开展慰问活动,为贫困户、贫困党员送去了慰问金和米、面、油、衣服等慰问品,真正将“亲人”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事情抓在手上。
一户一策帮到位
舒家坝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村里主要是缺产业、缺技术、缺资金。”担任了多年村支书的王仁强说。这三‘缺’成为多数贫困户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三道坎”。“市上这么多领导下来帮我们,这是舒家坝村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我们脱贫致富有希望了!”这是参加舒家坝村扶贫工作座谈会上村组干部们的感言。
为寻找到一条适合舒家坝村产业发展的路子,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林华7次到村里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党员,深入开展调研,先后3次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集思广益,共商发展大计。当得知贫困户赵自军曾经是村里的养鸡专业户,却因资金问题发展散养土鸡失败了,她立即协调扶贫、信用社等单位,帮助赵自军解决贴息贷款13万元,鼓励其发展散养土鸡5000多只,当年纯收入就超过10万元。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李成华了解到贫困户郑光怀在发展种养殖产业过程中也被资金问题难住了之后,及时协调解决资金问题,帮助郑光怀发展散养土鸡500只、魔芋3亩、中药材3亩、核桃2亩。工作中,市人大机关以产业扶持到村到户为目标,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目前,全村发展1000只以上养鸡大户1户、500只以上养鸡户5户,投资3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养鸡场1个,协调市扶贫办为41户贫困户送良种鸡苗5000余只;发展核桃园1000亩、银杏500亩、魔芋200亩,这些产业将覆盖带动舒家坝村走上脱贫之路。
改善环境“挖穷根”
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因素,舒家坝村路况差,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盼修路,盼修桥,盼走出山沟沟的迫切心情,成了村民的一块心病。市人大机关领导、干部多次带领市交通、国土等部门负责人深入该村进行实地调研,听取群众意见,明晰了解决全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
去年7月,市人大领导带领市交通、住建、扶贫、水利、国土、电力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舒家坝村现场办公,整合项目资金230余万元,解决了集镇200米街道建设资金缺口问题。“以前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四溅的狭窄泥土路这么快就硬化了,真没想到,真没想到……市人大领导真是我们的贴心人。”提及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村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市人大机关像这样精准施策的做法还有很多:协调资金280万元,为集镇安装路灯51盏,修建排洪管网280米;投入资金40余万元修建便民桥1座、铁索桥1座;协调资金120万元对一二组1000多米河堤进行除险加固,保护了200多亩基本农田;协调市县交运部门投资60余万元,修建了600余平米的舒家坝文化广场;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00余万元为宝珠观移民安置点修建了800余平米文化广场,配套了体育器材、路灯、垃圾房、公厕等设施设备,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对舒家坝村村级组织指导,解决了该村办公场所整修经费7万元,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搞好科技培训2期340人次,助47户贫困户掌握种养业生产技术,努力实现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