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4.13 来源:汉中日报
6日凌晨,在位于中国西北戈壁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实践十号卫星送入太空。这颗返回式卫星携带了等待开花的水稻、拟南芥、体态轻盈的果蝇、上千只蚕卵(其中一部分将在太空中孵化)、细小的线虫、小鼠的胚胎……经过太空旅行后,这些“乘客”将随卫星返回舱重返地球,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帮助科学家揭示微重力环境和空间辐射对生命的影响。除了寻找人类未来宇宙生存之法,实践十号的科学实验也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在地球上生活,例如:更高效地开采石油;减少燃煤污染;在太空制造地球上造不出来的材料。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十号卫星总指挥邱家稳介绍,实践十号卫星是利用中国成熟的返回式卫星技术,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高效、短期、综合空间实验平台。
中国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外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返回式卫星是开创中国航天遥感事业先河的“功勋星” ,为中国城乡规划、 水利建设、地质资源勘探、国土普查等领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还进行了大量的搭载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是迄今为止最大、最先进的太空科学研究和实验平台,中国将于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届时空间站上也将开展很多微重力实验。而与空间站相比,返回式卫星有着独特的优势。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十号卫星总设计师赵会光举例说:不少生物实验、生命科学实验和科学搭载实验,在轨实验后都需要返回地面来直接分析资料;此外,样本在太空停留时间不能太长,而要在未来空间站进行,返回一次时间较长,所以这种短期、需实物的实验用返回式卫星非常合适。”
到目前为止,中国共研制了三代返回式卫星。据不完全统计,在发射的返回式卫星中,完成了13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7项空间材料加工试验,23次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3次微重力测量试验,以及900多件植物种子、微生物、虫卵、100多件空间辐射剂量测量、20多件航天用器件的无源搭载试验,并完成了熔体表面和液固界面特性、空间细胞培养等空间科学实验。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院长张洪太透露:“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航天器产品低成本技术和可重复使用技术,继续发展返回式空间科学实验卫星和更高分辨率的返回式遥感卫星。”
(《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