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问题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垃圾围城”也是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垃圾分类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最佳办法,然而,全国多个城市垃圾分类试点推行多年来却收效寥寥。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环境集团物业服务发展分公司清扫保洁员陈腊英对此建议,可以通过建立生活垃圾减量率、分类率约束性指标,运用管理考核的硬性杠杆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 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增长速度为8.42%,中国垃圾年增长率达10%以上。在杭州,2015年杭州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41.77万吨,能填满1/5个西湖。而垃圾末端处理设施作为不受大众欢迎的“厌恶性设施”,选址新建或扩建成为世界性难题。
“垃圾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建立生活垃圾减量率、分类率的约束性指标,运用管理考核的杠杆来推进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和分类十分必要。”陈腊英说。
陈腊英建议,国家管理部门应根据各省市县(区)情况,科学、客观、高标准地制定生活垃圾年度减量率和分类率目标。同时,将这些确定的目标列入各省市县(区)政府绩效考核。 “在加大考核力度的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城市经验,加快研究制定‘谁产生、谁付费’、‘谁导入、谁受益’、‘谁邻居、谁补偿’的治标治本的行政、经济、法律等配套政策。”她说。(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