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一窝野生朱鹮在西乡县堰口镇古城村筑巢产子。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西乡县城周边首次出现野生朱鹮定居繁衍。在古城村一处沟地的老榆树、松树上,生活着3只成年朱鹮和4只小朱鹮。目前发现筑巢定居的只有这一家,但常有其它朱鹮飞来栖息、觅食。
西乡县不断巩固省级生态示范县创建成果,境内山清水秀、林茂水丰,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分布合理,逐渐成为国宝朱鹮理想的生活乐园,野外自然种群数不断增加。近年来,西乡县以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龙池省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重点,完成各种造林任务130万亩,同时加大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保护力度,对分布在牧马河、泾洋河、汉江、嘉陵江流域的23个地表水源地、34个地下水源地划分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总面积为6万余亩。由于森林覆盖率高,河流、水库、堰塘、水田密布,生态环境适宜,两只朱鹮1999年从秦岭山脉迁徙该县私渡河湾村,生儿育女16个年头,自然种群由前年4个增加到今年的7个,覆盖区域进一步扩大。据县乡野保站跟踪调查,私渡镇河湾、新路、十坎湾、烧坊坝4个朱鹮自然种群在原地筑巢5个,产幼鸟10。子鸟相继成年结对后,新增沙河镇青崖村、桑园镇八一村两个朱鹮自然种群并筑巢3个,产幼鸟6只。目前,在离县城6公里的堰口镇古城村发现有一窝朱鹮安家落户,并成功繁衍出了后代。

据了解,该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县30万亩坡耕地和荒山恢复了植被,其中新增茶园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6.2个百分点达到49.7%,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引来了东方宝石朱鹮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种群增至7个、总数达50只以上,朱鹬、喜鹊、杜鹃、白鹭等珍禽也成群结对在此自由飞翔。(徐秦生 蒋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