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投票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  观点文化  > 正文
在奥运会中重新发现“人”的价值

日期:2016/08/11
  对里约奥运会,国内观众最明显的感受估计是“事情正在起变化”。先是筹备上的种种“不完美”,打破了国人对于大型赛事准备所固有的“完美”期待;继而是赛场上,中国运动员“首日无金”;而最大的“例外”,恐怕是包括运动员和观众在内的“舆论”对于比赛结果的淡定。已成为网红的傅园慧自不必说。杜丽失金,微笑着说,“成功失败都有过,足够了”;宁泽涛无缘100米自由泳决赛后坦然表示,“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了,发挥出了现在的正常水平”。而观众对此多是安慰和鼓励,“你对得起祖国吗”之类的责难难觅踪影。
  种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奥运会的“中国表情”正变得相对轻松,不再时刻处于情绪紧绷的高压中。相较于成绩,竞技体育中的“人”获得了更多尊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名运动员如果没有成绩,便“什么都不是”。他们的面目是干瘪而模糊的,正如刘翔退役后接受采访时所称,“那个时候大家都不把我当人看”。运动员仿佛成了流水线产品或夺牌工具,连赛后接受采访,也要遵照一定程式,说着同样的话,赢了要“首先感谢国家”,输了内疚地说“对不起祖国”。运动员对任何一场比赛都向往第一。问题是,金牌是否应当压倒一切?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失利的体操王子李宁被指责应“上吊谢罪”;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被讥讽跪着也应走完,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被异化的“比赛观”。今天,人们关注运动员的颜值,关注运动员在赛场之外的故事,以包容心态看待赛场得失,更多指向运动员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起源于业余体育的奥运会,已经变成职业体育和商业体育的竞技场,但奥运会的内在价值,却并非是各国间“文明的战争”。北京奥运会有“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里约奥运会展示了鲜明的环保主题,还首次有难民代表团参赛。这些无不反映出奥运会所承担的理念价值和人道价值。不难看出,若将参赛意义压缩为对奖牌的争夺,将运动员视为“竞争机器”,是否构成了对奥运意义的背叛?
  有人从投入产出角度说明,人们对奥运金牌的重视是理所当然的。确实,现代社会几乎任何一个行业都难以超越投入产出的经济学衡量。然而,以压倒一切的方式追求金牌,恰恰最违背经济学原理。而若完全将体育竞技视为“生意”,恐怕奥运会这样的国际赛事也早就取消了。因为,倘若承认这一点,何以解释完全无希望获牌的难民代表团的参与?何况,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至今没拿过奖牌,若按投入产出算,可能是最失败的投资了。再说,按这个逻辑,那么每个国家都应该只参加自己的强项。如此一来,奥运会岂不成了各比各的,还有何意义?
  赋予金牌过多体育之外的意义,难免稀释真正的体育精神,也会压缩竞技体育中“人”的价值和尊严。在“锦标主义”之下,人们注定难以看到一个“失利”的运动员能够发自内心地说:我尽力了,我满意了。更难想象会发生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德国运动员施泰纳领奖时亲吻亡妻照片的感人一幕。而“行动的表情包”傅园慧也好,说出“我不是金牌机器”的杜丽也罢,都不过是“人”对“工具”的战胜。
  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正是一个逐步发掘并承认“人”的价值的过程。人们有了更坦然的心态去看待奥运赛场上的得失成败,说明竞技体育中“人”的价值正在被还原。

上一篇:促学生健康成长
下一篇:秦凯感谢陕西乡党多年支持
  
新闻推荐
交通“一卡通”业
唱好“三部曲”整
观点时政
唐任伍:精准扶贫
教育部今起开通高


汉中市委宣传部 | 陕西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011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