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投票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  汉中新闻  > 正文
绿染天汉满眼春——我市撤地设市二十周年林业发展回眸

日期:2016年08月09日

  撤地设市20年来,我市林业突出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立市、产业富民、科学发展”为统领,坚持深化林业改革、统筹城乡绿化、加强资源保护、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全市林业建设步入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互促互赢的崭新发展阶段,林地面积由设市前的2694万亩增至2912.4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1%;森林覆盖率由47.88%增至59.11%,高出全省16个百分点;林木蓄积量由8161万立方米增至14500万立方米,居全省首位。

  深化绿,加快美,造林绿化扩面提质。我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飞播造林等林业重点工程,设市以来累计完成绿化造林229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2亿株,宜林区域绿化率显著提升。以植树、植景、植文化为目标,持续开展“城乡造林绿化年”活动,突出城镇、道路、景区等重点区域绿化美化,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20年的播种撒绿,使汉中的山更青、水更绿,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优美环境逐步实现。

  严管林,守红线,资源安全保障有力。以林地林权管理为核心、综合监测为基础、森林抚育为抓手、执法监督为保障,全面守护森林、湿地、物种生态红线。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持续开展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方位夯实森林防火责任,加强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森林火灾年均发生率远低于省控指标。实施中幼林抚育100万亩,林分质量显著提高;持续加强野生动植物及湿地保护,建立了10处自然保护区,天台山、五龙洞、黎坪、紫柏山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褒河、汉水源、云雾山、龙头山4处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面积达337万亩,累计保护恢复湿地88万亩,“四大国宝"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和朱鹮在这里繁衍生息,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成规模,广带动,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市不断加强林业基地建设,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坚持龙头企业带园区发展、专业合作社带农户致富的模式,大力发展用材林、干果经济林、木本药材、苗木花卉、特色种养、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七大支柱产业,2015年全市实现林业综合产值92亿元。核桃、板栗、油茶、银杏等名优经济林达189万亩,人工养殖林麝位居全省第二,花卉苗木达6万亩,成为陕甘川毗邻地区最大的苗木基地。建立市级林业科技产业园21个,培育省级林业龙头企业8家、市级40家,林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效益蓄势迸发。

  抓投入,惠民生,林区条件不断改善。累计争取林业各类项目资金近百亿元,加强资金管理,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完成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4.47亿元,退耕还林政策资金34.7亿元。落实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82个,中央投资1.6亿元。投入国有林场建设资金3.8亿元、森林公园建设资金5.6亿元,建设和改造国有林场职工危旧房3226户,林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拓思路,促改革,林业活力逐步增强。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市集体林完成确权2518.4万亩,确权率99.96%,发证率达到99%;出台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累计流转林地262.8万亩;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416个,入社农户5.53万户;不断创新林权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的林业金融支撑制度,森林资源进一步盘活。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力争2017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进一步释放国有林场活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林业大发展使大地增绿,群众增收。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换来的是绿草如茵、蓝天碧水、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这是绿色发展带给我们的红利。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林业将以优化生态为统领,以民生林业为核心,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挖掘造林潜力,切实加强资源管理,加快产业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强、林农富的现代林业新局面。(记者 王靖)


上一篇:我市举行撤地设市二十周年第六场新闻发布会
下一篇:市政协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新闻推荐
交通“一卡通”业
唱好“三部曲”整
观点时政
唐任伍:精准扶贫
教育部今起开通高


汉中市委宣传部 | 陕西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011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