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撤地设市二十周年重点项目建设回眸
日期:2016.7.19 来源:汉中日报
记者 刘利 朱媛媛
20年弹指一挥间。回首过去的20年,奋进的汉中发展有目共睹。城市面积大了,往日的农村与荒地,如今已变成都市与绿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项项利民工程相继落地。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撤地设市20年来,我市始终专心致志谋发展,牢抓项目建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20.38亿元增长到1039.4亿元,增长了51倍,年均增长21.7%。其中,“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实施重点项目642个,累计完成投资2029.5亿元,占同期累计投资总额的50.1%。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引领全市发展
20年来,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项目扶持支持,全市形成了以略电、略钢、汉烟、陕飞、城固顺鑫、勉县建兴、西乡鹏程和东裕、南郑秦元、汉王制药、洋县盛华和秦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重点企业,有力地引领了全市发展。同时,在生态、旅游和服务业中,通过重点项目扶持,发展壮大了黎坪、华阳、紫柏山、红寺湖、青木川等生态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古镇,带动了新古月、望江、金江、红叶等酒店餐饮住宿业发展;打响了汉中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西乡樱花节等文化旅游品牌,实现了留坝旅游业突破发展。
项目落地,资金先行。资金是发展的难题,更是制约重点项目建设的瓶颈。为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市上下通过开展银企合作、招商引资、申请外国政府贷款、推动发行企业债券等多方式多渠道融资,为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提供了保障。
重点项目落地 带动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
城乡四处塔吊林立,企业车间机器轰鸣,产业园区日新月异,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风生水起,令全市人民倍感振奋,有力地带动了全市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大手笔描绘着汉中的美好未来。
汉中机场建成通航,宝汉高速南段和十天高速略阳至陕甘界段建成通车,国省县道升级、乡村道路硬化;西成客专、保障性安居工程、陕南移民搬迁、汉江综合整治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陕钢集团汉钢公司配套建设、汉中锌业循环经济等产业项目助推工业产能稳步提升;世纪阳光二期、汉中茶城等服务业项目建成投用,进一步提升了汉中商贸服务水平;华阳景区、黎坪景区、青木川古镇等重大旅游景区建设持续推进,
景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市中心医院门诊楼、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汉中中学新校区等社会事业项目建成投用,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年来,城市道路、水系、广场、绿化和文化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城市和县城骨架明显拉大,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与打造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是实现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提升全市人民生活品质的关键。一批批涉及交通、安居、能源等方面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实施,为我市加快“三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深化改革创新 为发展添动力
稳有“压舱石”,进靠“大块头”。20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发展。发展了民营经济,扩大了就业。通过收入分配的改革,理顺和规范了收入关系,居民收入增长加快,至2015年,全市城乡居民两个收入比1995年分别增长6倍和8倍。通过改革创新,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改革开放红利。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十三年免费教育,积极推进“双高双普”,努力实现教育公平。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机构、商事制度、投资审批制度、职业资格、收费管理、社会事业改革。至2015年末,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57.5%,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万众创新。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好904个总投资8100亿元的重点项目,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