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6.27 来源:汉中日报
本报记者 韩晓艳
20年风雨兼程,这座秦巴山间的城市敞开胸襟求开拓。20年砥砺前行,这座汉水上游的城市不择细流谋发展。20年,在这座城市扎根的文化之树,被秦巴山水滋养着,愈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百尺竿头须进步
硬件从无到有,设施由旧变新,服务由少变多……设市以来,我市的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年的成绩,凝结成一组组熠熠生辉的数字……
总投资7600余万元,建筑总面积1.4万平方米的市非遗及羌文化研究保护中心和天汉群众大舞台竣工投用。完成了地方与陕西理工大学联建联办公共图书馆,并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市建成“两馆一站”223个并100%免费开放,建成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876个、公共电子阅览室8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3017个,实现公共文化馆站、文化信息共享县镇村全覆盖。累计建成农家书屋2767个,投入资金6200余万元,配送图书500余万册,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据统计,仅“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建设投入资金7.5亿余元,比“十一五”增长416.7%。全市广播电视已形成以有线为主、无线为辅、卫星补点的综合覆盖体系,实现了广播电视从模拟化向数字化、网络化的转化。全市共有播出机构11家、高山无线发射站11座、有线数字电视传输光缆5372公里,网络覆盖全市11个县区151个乡镇近200万人。投入资金13700万元,安装设备36万套,
解决了100多万偏远山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投资2236万元,完成7座中央无线覆盖工程发射台基础设施建设,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8.16%、99.02%。
文化艺术成就:千朵万朵压枝低
蜀道盘盘,秦岭,二十年来,朵朵艺术之花在秦巴山水间绚烂绽放,那花香飘过重重叠叠的秦巴山,飘向全国各地。
饱含汉中文化元素的剧目《千金买笑》《秦巴风·汉水韵》《月缺月圆》等重大剧目在第三至七届陕西省艺术节上获多项大奖,《汉颂》荣获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剧目,电影《青木川传奇》获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影片奖”,电影《风过菜花黄》、专题片《汉源》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汉中美》《请到汉中来》等一批优秀歌曲在央视展播并在室内外广泛传唱。舞蹈《杠子·戏媒》《茶歌》获全省舞蹈大赛最高奖荷花奖。民歌《薅秧歌》《郎在对门唱山歌》获全国原生态民歌大赛银奖。组织文艺团队和文化志愿者赴新疆开展文化部“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被文化部评为示范项目。2015年,张骞故里经贸文化使团大篷车队在北京精彩亮相,并在丝路沿线城市立体开展文化旅游推介、经贸招商、名优商品展销等系列活动,广泛展现“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形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红杏枝头春意闹
非物质文化遗产接通地气接通祖根,保护它,就是复活地域文化的灵气与活力。我市地处南北文化交汇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独特的地域之光。它们正一步步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等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观赏过汉调桄桄木偶表演。镇巴民歌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并成功亮相《星光大道》舞台和新加坡“春城洋溢华夏情”金牌庆典活动。洋县贯溪非遗项目皮影戏远赴比利时,与德国、罗马尼亚、匈牙利等文化艺术团进行文化交流,成为汉中民间文化国际交流的凿空之旅。洋县悬台社火和宁强羌族傩艺上刀山在西安大唐西市与国家级、世界级非遗艺术同台竞技。汉中民歌《清早起来去上山》等4首非遗乐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汉中傩舞获“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6个、省级58个,命名市级非遗名录项目84个、县级305个,被认定国家级传承人5名、省级27名。
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百舸争流千帆竞
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繁荣,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十二五”末,我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个体4900余家,从业人员1.9万人。其中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上文化企业达到60余个,涵盖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影视动漫、图书音像等众多行业,形成门类齐全、多业并举、风生水起的发展局面。先后培育和建成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个,市级16个。2014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24.05亿元,占 GDP 比重大幅提升,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