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余艳)
时间:2016.6.22 来源:汉中日报
南郑县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项目申报、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全县已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63个,9个项目被列入省级保护项目名录,汉调桄桄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该县紧扣资源普查收集、资源汇总整理两个具体环节,贯彻“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的普查原则,扎实认真地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县共有538人直接参与普查工作,走访260名民间艺人,累计收集普查线索128条,梳理后确定调查项目92个。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该县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了保护机制。在以传承人为核心的传承活动中突出活态传承,坚持“申报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始终把保护传承作为工作的出发出点和落脚点。目前,有代表性国家级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4名,市级传承人9名,县级传承人110名。在县桄桄剧团、新集镇文化中心、协税镇、城关镇高庄村、黄官镇盐菜厂、水井村等地建立传承基地,解决了国家级保护项目《汉调桄桄》30名传承人的工资待遇问题,落实了重点项目汉调桄桄、协税社火专项保护经费,招收60名14岁左右的少年,每年投资100万财政资金在县职教中心开办了汉调桄桄艺术班,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地方戏剧汉调桄桄后继无人的问题;为52个县级项目名录的110名代表性传承人按照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传习经费的标准,列入了县财政预算,层层举办培训班,着力培后继人才,鼓励以师带徒的方式开展一对一的传承。
通过这些举措,非遗传承保护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该县支持藤编、棕编、竹编、扇编、草编、刺绣、黄酒、盐菜加工制作等参加国内举办的文博会、旅博会等会展活动,使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既保护了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又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汉山镇高庄村生产加工的棕编制品,年创经济收入达600多万元;水井藤编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多个产品已走出国门,打入了国际市场。桄桄剧团、协税社火则利用当地发展旅游产业和重大节庆活动,经常组织队伍在旅游景点进行表演,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